中国地震预警手机版是由地震监测机构权威推出的防灾减灾应用程序,依托全国2000多个地震监测台站组成的实时监测网络,能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窗口。该应用采用智能定位技术,当监测到震中位置后,会根据用户所在位置实时计算地震波到达倒计时(精确到秒),并通过高分贝语音警报和强震动提示进行预警;预警信息同时显示预估震级和烈度,智能推送避震指引和自救建议。平台整合了"灾情速报"功能,用户可即时上传现场情况,协助救援力量研判灾情;内置的应急工具箱包含手电筒、SOS求救、医疗急救指南等实用功能;地震科普专栏提供全球地震实时统计数据和历史地震案例查询。目前系统平均响应时间控制在震后6秒内,已成功预警多次强震,为学校、社区等重要场所提供关键的避险时间,是提升公众防震减灾能力的必备安全应用。
软件特色
1、监测范围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各地地震监测机构构建的预警网络已扩展至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监测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基本覆盖我国地震活跃且人口稠密区域。
2、预警成效
该系统已成功对芦山7级地震、景谷6.6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等38次强震发出准确预警,保持零误报和零漏报记录,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3、预警功能
系统可提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地震警报,支持自定义预警阈值,确保只在可能受影响区域触发警报。
4、灾情反馈
震后用户可通过平台及时上报受灾情况,为救援工作提供精准信息。每位用户都可成为灾情信息采集者。
1、软件一共分类灾害预警、地震预警、全国地震速报、防灾减灾、模拟演练、灾情互报等六项核心功能
2、初次进入软件,为了软件确保发生灾害时软件能正常的运行使用,我们点击进入左侧的“使用说明”
3、点击其中的“预计测试”即可测试软件的预警功能是否正常运行,测试中的预警音量会比较大,在此之前我们可适当的减少手机的音量。
注意:很多Android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当手机内存空间不足时系统会自动查杀一些没有获取root高级权限软件,以获取更大的空间。但是往往会将大家正常使用的软件查杀掉。因此为了保证你手机软件的正常使用性,大家必须将你要使用的手机软件添加到白名单里,以保证此软件的正常使用。
4、如下图所示即为正常的预警界面,app会以弹窗、声音警报、图片闪烁等各个形式提示用户附近最新出现的危险地震信息
5、当然部分机型会出现无法正常预警的情况,以华为手机为例,我们需要进行简单的设置流程,下面小编为大家举例示范
①设置流程:
打开手机中"设置"按钮―一打开"应用管理"界面-―选择"地震预警"APP一一打开"耗电详情"界面--打开启动管理"界面-―选择"允许自动和"允许后台活动”这两个选项。
②具体操作如下:
(1)打开手机中"设置'按钮(如下图所示);
(2)打开"设置"之后,再打开"应用管理^界面(如下图所示);
(3)打开*应用管理"界面之后,需要在选择*地震预警APP"界面〈如下图所示)
(4)打开"地震预警APP"界面之后,选择"耗电详情”(如下图所示)
(5)打开"耗电详情"界面之后,选择"启动管理”(如下图所示)
(6)打开“允许自动“和"允许后台活动“这两个选项(如下图所示)
常见问题
中国地震预警系统确实具备地震波分析能力。该系统的核心技术在于实时监测和解析地震波传播特性,具体表现为:
1. 地震波监测能力
- 系统可精确区分纵波(P波)和横波(S波)
- 实时计算地震波传播速度
- 自动分析波型特征和能量强度
2. 预警信息传输方式
(1)网络依赖型传输
移动应用程序推送
短信即时提醒
社交媒体扩散
智能电视弹窗
(2)非网络传输渠道
应急广播系统
社区预警大喇叭
专用接收终端
公共场所电子屏
3. 技术特性说明
- 平均响应时间:震后10秒内发出首报
- 有效预警时长:多数情况<30秒
- 覆盖范围:全国地震活跃带
- 精度等级:可识别3.0级以上地震
4. 使用建议
- 保持手机通知权限开启
- 安装官方预警APP
- 了解社区应急广播位置
- 定期参加防灾演练
软件优势
地震预警是突发的全自动的秒级响应,需要保障手机软件在后台正常运行,在地震发生时才能实时收到预警,用户需要在手机“系统设置”--"应用管理"中确认开启以下相关权限:
1、后台运行设置:允许应用随系统启动自动运行并保持后台活动状态
2、网络连接配置:启用无流量限制模式,确保数据传输不受限制
3、电源管理权限:解除电量使用限制,允许应用持续运行不提醒
4、消息通知管理:开启所有通知选项,包含常规提醒及浮动窗口通知
5、位置服务授权:启用精确定位功能并允许获取位置数据,用于本地化预警计算
更新日志
优化体验,增强稳定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380游戏网!